
【台北】陽明山中山樓
火山口上的翠色寶冠
榮耀大地的中山明珠
於蒼松翠柏中
在綠谷藍天下
刻劃歷史與文化的深刻力量
交錯時間與空間的人文地圖
修澤蘭的園林之歌
不老的古蹟
不凡的倩影
~~ 簡介如詩的序文 ~~
民國54年政府為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並宏揚傳統文化,委託修澤蘭建築師克服艱鉅、排除萬難、日以繼夜的努力下,前後僅耗時13個月即完成此恢宏壯擴的偉大建築。
以明清建築及裝飾之風格為基礎,大量採用傳統文化中習見的圖案線條,以及象徵吉祥祝福之意的福壽文字妝點,呈現出東方藝術獨具的氣質與意象,將一幅幅饒富傳統韻味的具象圖畫,融合在現代台灣的建築藝術裡,帶給人們無限創新的視覺享受,而今地處幽勝、風景絕佳,隸屬於國父紀念館的中山樓,已成為國內外賓客競相參訪之景點。
以傳統宮殿式建築藝術為基調而創新設計的中山樓,全樓依山而起、依勢而建,特別強調佈局之對稱與外觀之壯麗,其錯落有致、氣勢雄偉之建築外觀,巧妙的結合了北台灣最美的陽明山景色,內部裝飾如宮燈、螺鈿傢俱、天花板、門窗設計及樑柱彩繪等皆極為典雅精緻,深獲藝術文化界高度評價。
中山樓各廳室陳設的文物、自畫及各式特製之螺鈿傢俱等,從設計、材料、建構、陳設到完工,全為國人自行完成,無一假手外人。在巨型大理石柱、天花板及牆上懸掛著400多盞形色各異的手雕以及數十位當代名家國畫精品的相互輝映下,更襯托出國家殿堂的尊榮。
以傳統宮殿式建築藝術為基調而創新設計的中山樓,全樓依山而起、依勢而建,特別強調佈局之對稱與外觀之壯麗,其錯落有致、氣勢雄偉之建築外觀,巧妙的結合了北台灣最美的陽明山景色。
中山樓佔地總面積逾13萬平方公尺,建樓總面積逾1萬8千平方公尺,樓高34公尺,位於陽明山硫磺區,地基土質軟硬混集,石方、淤泥雜聚,工程艱鉅,為全世界罕見直接構築於硫磺坑口上之大型建築物。
以傳統宮殿式建築藝術為基調而創新設計的中山樓,全樓依山而起、依勢而建,特別強調佈局之對稱與外觀之壯麗,其錯落有致、氣勢雄偉之建築外觀,巧妙的結合了北台灣最美的陽明山景色,內部裝飾如宮燈、螺鈿傢俱、天花板、門窗設計及樑柱彩繪等皆極為典雅精緻,深獲藝術文化界高度評價。
中山樓曾為前國民大會專屬議場及國家元首接待個國貴賓或舉辦國宴之重要場所,至今仍完整保留許多見證我國憲政發展及其他有關近、現代歷史事件的重要場景,而個個廳堂典雅細緻、饒富古趣的裝潢設施,完美呈出科技與藝術巧思的對話氛圍,此一珍貴的國家文化資產,業經政府公告指定為古蹟。
─ 以上資料來自導覽簡介 ─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陽明路2段15號
網址: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 http://www.yatsen.gov.tw
交通:捷運淡水線劍潭站下車,轉公車紅5。公車260、紅5在教師研習中心下車,例假日可搭乘假日休閒公車109、111在教師研習中心下車
參觀時間:10人以上團體預約─全年無休〈農曆除夕、初一,場地租借及機電保養日除外〉‧個人或臨時,每日8:30、10:00、13:30、15:00四個時段
門票:免費,並提供1小時之導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