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中正】北方三島-彭佳嶼

0IMG_566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2015.04.18

旅遊主題:基隆北方三島生態考察

集合時間: 4 18 日上午6:30

集合地點:和平島八尺門港區

主辦單位:基隆旅遊Billy Lo

交通方式:

火車4118次區間車05:05台北—05:35七堵,

轉換1104次區間車05:56七堵—06:09基隆,

轉搭計程車到和平島八尺門港區 (計程車車資$150

行程:

07:00八尺門港區錦屏號快艇—08:30花瓶嶼繞島09:00

10:00彭佳嶼繞島10:20彭佳嶼登島13:00

14:00棉花嶼登島16:00

18:10和平島八尺門港區

IMG_548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離開花瓶嶼前往彭佳嶼

在這1小時的航行時間裡

只有茫茫大海與廣闊的天空

海上航行的新鮮感消失後

隨之而來的是枯燥空寂

想要趕快看見什麼

劃破這單調無聊

看見島嶼在前方

彷彿注入一劑強心針

沉寂的神經被喚醒了

IMG_548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島嶼出現在前方,伴隨著藍天白雲,沉寂的心靈瞬間活耀起來。

IMG_549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先繞島一周,南側的海蝕洞。

IMG_549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海蝕洞旁可見到火山熔岩堆疊所形成玄武岩的柱狀節理

IMG_549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頃刻船身搖晃,風浪來襲,浪花飛噴。

IMG_550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東南側的岩壁及海蝕洞

IMG_550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東側岩壁

IMG_550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南側海蝕洞及東側岩壁

IMG_550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東側的火山熔岩碎石坡

當海上風浪大時,快艇無法在西南岸的碼頭登陸時,

往往就選在東岸的海蝕溝處搶登跳島上岸,

沿著紅棕色的火山熔岩碎石坡小徑而行,伴隨一段需小心翼翼攀附岩壁的驚險路徑。

http://burt.pixnet.net/blog/post/42888656

IMG_550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東岸的紅棕色的火山熔岩碎石坡小徑,下方的崖壁有數個孔洞是熔岩管。

IMG_551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的東北角

IMG_551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東北岸的崖壁及海蝕洞,海蝕洞旁可見到火山熔岩堆疊所形成玄武岩的柱狀節理。

IMG_551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的東北角

IMG_551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島海底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島嶼,因為強烈的海蝕作用,

東、南、北三側海岸都是斷崖,

有許多海蝕凹壁與海蝕洞。

IMG_551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51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52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52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島上地勢東高西低,燈塔的位置在島的中央偏東,是火山口附近的高點。

IMG_552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船行到西側,島嶼看似一隻悠閒地趴著休息的狗。

IMG_552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將鏡頭拉更近來看,像不像狗的側臉。

IMG_553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島的西側有傾斜的緩坡,一片綠意盎然,萬綠叢中一點紅,紅色屋頂的建築是福德祠。

IMG_554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18世紀中到19世紀初歐美各國的海圖上,大部份都標為「Pong-kia-chan」,

也就是「彭佳山」的發音。

而英國海軍可能為了方便海員們記住這座島,才將彭佳嶼重新命名為阿金庫爾島

往後近150年歐美各國的海圖上,基隆北方3島大都標示著布勒克艦長當年所取的洋名。

IMG_554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燈塔矗立在島的中央偏東,是火山口附近的高點,左下方有一岩洞是觀音洞

IMG_554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54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抵達島上唯一的安全簡易碼頭,登陸地點位於西南岸

IMG_554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踏上陸地後終於感到踏實了

IMG_555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2009610日所立的彭佳嶼碼頭至福德祠道路修建完工的紀念碑

IMG_555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感謝基隆天顯宮發心修建及海巡署離島人員的修建,讓我們今天的登島參觀有條平順的舒坦道路。

IMG_555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距離臺灣北部基隆港約56公里,航程約2.5小時

距離釣魚臺約140公里。

行政上隸屬於中華民國基隆市中正區管轄。

IMG_555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55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目前彭佳嶼仍然是軍事管制區,尚未開放一般人登島觀光。

中華民國內政部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計畫把彭佳嶼、棉花嶼及花瓶嶼(北方三島)附近海域劃為

海洋國家公園」。

IMG_555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濱排草(茅毛珍珠菜)

IMG_555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日本前胡 (防葵) Peucedanum japonicum Thunb. 繖形科

IMG_555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56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日本前胡 (防葵) Peucedanum japonicum Thunb. 繖形科

IMG_556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銳葉牽牛

IMG_556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是北方三島最北的島嶼

IMG_556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島上的大型運輸工具

IMG_556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觀音巖

主祀為觀音佛祖,

觀音巖亦有人稱之為「觀音洞」,

內部的神龕中可以看見端座中央的千手觀音,以及兩旁的大小神尊,

根據神龕上方的石碑可以得知現今規模,於西元 1989 5 月所修建的。

IMG_556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56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福德宮

廟內神龕主祀掛滿金牌的福德正神及和平島池王宮池府千歲,

另外則配祀水官大帝、伍顯靈官大帝及虎爺,

廟內中間高懸的「護國佑民」匾額,則是基隆天顯宮前主委吳龍雄先生所贈,

廟內神尊眾多,都有年代久遠的感覺,

而位在廟門口的玉旨牌,因長年海風吹拂字體也脫落了。

IMG_556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福德宮經查是重建於西元 1996年,

根據廟內的「福德宮重建喜獻芳名」可以看得出來,

主要的捐獻經費是來自於和平島的多座宮廟,

包含了和平島社隆堂、和平島天顯宮及和平島社尾福德宮等,

而除了時任基隆市長林水木外,其餘捐獻的人士都是基隆地區在地漁民及漁船,

另和平島重要人士、歷屆里長等,也都「榜上有名」,在這裡留下了歷史的紀錄。

IMG_557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57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57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四月份的氣候還不穩定,藍天有如曇花一現的光景,碧海藍天拒人於千里之外。

IMG_557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根據日本仙臺藩人林子平所撰寫的《三國通覽圖說》之《琉球國全圖》中顯示,

彭佳嶼當時被稱作彭佳山

彭佳嶼最早有人居住歷史可追朔至西元1859年(咸豐9年)因漳泉械鬥,

基隆彭姓二十餘戶漁民擔心受波及,遷居於此而得名「彭家嶼」,

此後成為基隆沿海漁民捕漁重要的驛站;

台灣日治時期普遍將彭佳嶼稱為「アジンコート」(Agincourt)。

IMG_557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山行者不管到哪裡,都要去尋找高處的基石,

即使是東海上的小島也不會錯過,

你看!已經有探路者綁上指引路徑的登山條。

IMG_557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穿梭在荒煙漫草之間,跨越駁坎。

IMG_557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石頭排列堆砌的駁坎是曾經有人居住的遺跡

IMG_557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撥開草叢,尋踏前人走過的路徑,小心翼翼以免踩空跌倒。

IMG_557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爬山登頂的基石控已在前方找到被蔓草淹沒的基石了,雖是短短的路程也折騰了一下。

IMG_557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三等三角點基石(海拔27MN1080),

沒有被設立在島上最高點的基石,

據說是方便與花瓶嶼及棉花嶼對位用。

IMG_558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58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58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不容易抵達的北方小島,在荒煙漫草堆找到的基石,當然一定要合拍留念。

IMG_558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鐵炮百合已經含苞待放

IMG_558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原路出來走到主要道路,彭佳嶼燈塔就在前方不遠之處。

IMG_559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紅梅消

IMG_559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早期的文獻來自伊能嘉矩彭佳嶼調查報告書』的記載,

彭佳嶼曾是信天翁的棲息地,

可能因為燈塔的興建與人為干擾,目前已經不見蹤影了。

IMG_559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島上的叉路口,右往氣象站,左往燈塔。

IMG_559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當然先往燈塔走

IMG_559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59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根據日本仙臺藩人林子平所撰寫的《三國通覽圖說》之《琉球國全圖》中顯示,

彭佳嶼當時被稱作彭佳山

IMG_559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據說彭佳嶼名稱的由來

是因為有一戶彭姓人家為避開械鬥而舉家躲避至此,因而被稱「彭家嶼」。

台灣日治時期普遍將彭佳嶼稱為「アジンコート」(Agincourt)。

IMG_559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

不陌生卻又是遙不可及的地方

童年時就聽過的地名

定神通往回憶的思路

在那個僅有老三台的年代

家裡的大人除了看連續劇之外

最重要的電視節目就是看氣象預報

還記得漁業氣象是以閩南語播報的

播報員的閩南語音調依稀還記得

彭佳嶼海面 大湧轉小湧……

搭配著希臘民謠

烙印在腦內封存已久的地名

沒有想到被翻攪出來

竟然能踏足在漁業氣象裡東海的小島上

很踏實的站在北方三島中距離基隆最遙遠的島嶼上

那微妙的感覺點點滴滴在心頭

IMG_559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又名草萊嶼大峙山嶼

當地漁民也稱之為大嶼

是臺灣附屬島嶼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北方三島中唯一有派員駐在的島嶼。

位於北緯25°37’46、東經122°04’17”

島的周圍約4,300公尺,面積約114公頃(1.14平方公里),

最高海拔168公尺

IMG_560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0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又名草萊嶼大峙山嶼

當地漁民也稱之為大嶼

是臺灣附屬島嶼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北方三島中唯一有派員駐在的島嶼。

位於北緯25°37’46、東經122°04’17”

島的周圍約4,300公尺,面積約114公頃(1.1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8公尺。

IMG_560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燈塔建於1906年,1909年才完工,

塔高有26.2公尺,為台灣地區第三高的燈塔,

並在2001年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中被票選為第12名。

IMG_560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海島、白色燈塔應該搭配碧海藍天是我置入希臘愛琴海風景的公式,

在這春夏交際天候不穩定的四月天,

藍天僅在繞島時現一下就沒有了,這不是希臘離島想太多。

IMG_560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距離臺灣北部基隆港約56公里,航程約2.5小時

距離釣魚臺約140公里。

行政上隸屬於中華民國基隆市,編定為基隆市中正區彭佳嶼八號。

IMG_560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0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燈塔旁有條通往火山口的小徑,海濱處便是爆裂火山口。

IMG_560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燈塔自1909920日開始點火至今,每15秒閃白光一次。

IMG_561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1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烽火台

IMG_561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燈塔與烽火台

IMG_561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燈塔開始動工於日治時期的1906年,1909920日正式啟用,

原本為四坡式木造鋪瓦屋頂的磚造辦公室及宿舍因遭逢轟炸損毀,

又於19481949年期間改建成目前的磚牆水泥平頂建築。

IMG_561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彭佳嶼為一座火山島,彭佳嶼燈塔建在火山口,相當特殊。

由於彭佳嶼燈塔目標醒目,二戰期間曾遭盟軍飛機轟炸達四次之多,

塔頂及透鏡都可以看到當時掃射的彈痕。

IMG_561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為了照得更亮、照得更遠,燈塔內的主燈燈器為佛萊斯納水晶折光一等旋轉透鏡

是燒煤油汽化燈,為全台使用最大旋轉透鏡燈塔

IMG_564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另一個火山口

IMG_565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5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西元1906年興建的彭佳嶼燈塔,為一圓形磚砌塔,外表為白色,

塔身設有平行的環繞鐵圈,以便進行維修。

IMG_565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日據時代,從日本要來基隆的船隻,要先看到彭佳嶼燈塔才知偏移多少,

燈塔若出現在右方,表示偏到花蓮去了,就要趕快修正回來,

在沒有GPS的年代,彭佳嶼燈塔很重要。

IMG_565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5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5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6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6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6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2005810日,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巡視北方三島的彭佳嶼,

為島上「海疆屏障」碑石主持揭碑儀式,並且發表重要談話,

以實際行動宣示中華民國擁有釣魚臺列嶼的主權。

陳水扁成為首位登上彭佳嶼的中華民國總統。

IMG_566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7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7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那遙遠的福爾摩沙,是我堅心摯愛的所在。

  在那裡,我曾度過最精華的歲月;在那裡,是我生活關注的中心。

為了在福音裡服事那裡的人,即使賠上生命千百次,我也甘心樂意。

馬偕~

1844年生於加拿大東部偏遠小鎮,

台灣信徒稱他「偕牧師」,民眾暱稱「黑鬚蕃」,

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派至海外的第一位宣教師。

 

馬偕也曾來到彭佳嶼

IMG_567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大嶼比花瓶嶼和鳥嶼都大的多,突出海面有五百四十呎高,島面約有十英畝大,

有一百多個來自台灣雞籠的漢人住在石頭堆成的矮屋裡,

四周有花草樹木。他們耕種玉米……也種小米、南瓜、黃瓜和豆子,

加上醃鳥肉及貝殼類海產,就成為島上的食物。

……我在島上看到幾群山羊在山丘上跳著,但沒有看到其他動物。」

-摘自《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IMG_567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7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7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7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8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8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烏雲籠罩雨欲來

IMG_568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濱排草(茅毛珍珠菜)

IMG_568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8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日本前胡 (防葵)

IMG_568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接近集合時間,回到碼頭享用船家準備的簡便午餐。

IMG_568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延伸閱讀 

【基隆中正】北方三島-花瓶嶼

【基隆中正】北方三島—棉花嶼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