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中正】北方三島-棉花嶼

 IMG_573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2015.04.18

旅遊主題:基隆北方三島生態考察

集合時間: 4 18 日上午6:30

集合地點:和平島八尺門港區

主辦單位:基隆旅遊Billy Lo

交通方式:火車4118次區間車05:05台北—05:35七堵,

轉換1104次區間車05:56七堵—06:09基隆,

轉搭計程車到和平島八尺門港區 (計程車車資$150

北方三島手繪位置圖.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行程:

07:00八尺門港區錦屏號快艇—08:30花瓶嶼繞島09:0010:00彭佳嶼繞島—

10:20彭佳嶼登島13:00

14:00棉花嶼登島16:0018:10和平島八尺門港區 

IMG_574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火山熔岩上生長著橄欖綠的蘄艾,並點綴著點點鵝黃的石板菜

佇立於棉花嶼稜線上望向屹立於海中的岩礁—「屏風岩」—

位於本島東側海域上,此景蔚為一奇觀。

在彭佳嶼享用船長準備的海鮮麵午餐後

繼續前往下一個島嶼航行

船行一小時後抵達棉花嶼

棉花嶼沒有碼頭只能搶灘上岸

IMG_569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69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登陸地點位於棉花嶼西北部海灣,是全島唯一可讓船隻停靠之處。

IMG_569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0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0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0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棉花嶼是真正的無人島,為野生動物保護區,透過申請核准後得以上岸觀察生態。

IMG_570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往棉花嶼西南角方向的小山頭啟登

依據「基隆市誌」記載,

清領時期島上即有住民,1886年著名的傳教士馬偕,也曾上島觀察記錄鳥種。

日治時期島上豐富的鳥糞吸引了日人的注意,還開設了定期航班,

由基隆出發到島上採集磷肥,然後運抵福州交易,

這航線直到日人離開後才撤消,島上居民也隨之逐漸撤離。

IMG_571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島上濱排草(茅毛珍珠菜)遍地盛開,一眼望去猶如粉白之島。

IMG_571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濱排草(茅毛珍珠菜)

IMG_571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棉花嶼名稱的由來:

文獻上記載又稱「扛轎嶼」,亦稱「中島」

英文名稱為巉岩之意。

學名上的棉花嶼 ,乃形容夏秋之季,候鳥渡來,蔽之於島面,飛揚之狀,

宛如棉絮隨風飛舞,故名之。

IMG_571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棉花嶼 之俗名有二:

(1)花矸-有說屏風岩像花矸。又說自遠處眺望本嶼及屏風岩,極像一支平躺的花矸。

(2)鳥嶼-漁民常至此撿拾鳥蛋。

IMG_571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棉花嶼外貌呈狹長狀,

南北軸長約800公尺,東西寬約530公尺,

周圍長1800公尺,面積約13.3公頃。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呈現東南部向西北緩絳的坡面,為台地地形,

最高點位於東部火山錐頂(東丘),海拔約61公尺,

丘頂至山坡有緩起伏面,而西南丘比東丘約低67公尺,

頂上岩石裸露,山勢巍峨,但山腹以下被岩屑砂土覆蓋,北部則呈臺地狀。

IMG_571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濱排草(茅毛珍珠菜)

Lysimachia mauritiana【報春花科】,

二年生草本,花期 3~6 月,果期 5~8 月。

IMG_572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棉花嶼土壤貧瘠,夏季乾旱,冬天風勢強勁,不利植物生長,

植物相大多由草本植物所組成,無灌木與喬木。

IMG_572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往昔的人煙消散,徒留火山熔岩及珊瑚礁岩築起的殘破斷垣厝角。

IMG_572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2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往棉花嶼西南角方向的小山頭啟登,然後逆時鐘完成繞島。

IMG_572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2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西南方突起的山頭上有一顆三角點標石,字跡模糊不清,

但因為全島最高處在東南部,

所以這應該是用來測量標記的「土地測量點」。

IMG_572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全島唯三人造物為西南山頭上的「土地測量點」基石為其中之一

IMG_573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3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棉花嶼位於東經122.06度,北緯25.3度。

距離基隆東北方約42公里,航程約2小時。

面積約0.12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的地方只有61公尺。

IMG_573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島上除了滿坑滿谷的茅毛珍珠菜之外,

另一種特別的植物是俗稱「海芙蓉」的蘄艾(音:ㄑㄧˊ ㄞˋ)

屬於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歡生長在海岸線邊緣的岩石上。

IMG_573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蘄艾草原遍布在島嶼上的一方,彷彿漫步在高原上,一眼望去甚是舒心。

IMG_574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4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棉花嶼東側海域另有一岩礁,高25公尺,屹立於海中,蔚為一奇觀,

稱之「屏風岩」。

IMG_574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棉花嶼也是台灣北部唯一的海鳥繁殖地。

基隆漁民表示,棉花嶼和彭佳嶼,還存有珍貴稀有的第二級保育類鳥種

玄燕鷗白眉燕鷗生存繁殖。

2009年基隆野鳥學會人員發現屬瀕臨絕種的第一級保育類鳥種遊隼,在棉花嶼繁殖。

IMG_575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屏風岩上灰白色的鳥糞

白眉燕鷗於島上四周懸崖上與屏風岩上約上百個巢位;

玄燕鷗於東北側礁岩上棲息,並於主島東側向北的陡坡上繁殖;

白腹鰹鳥則停棲於屏風岩之北壁南壁

磯鷸、岩鷺於主島西、北東北側之礁岩上活動;

春、秋季之過境鳥大致於全島可見。

IMG_575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棉花嶼稜線

沿著海岸峭壁逶迤起伏,島上終年海風吹拂,

覆蓋一層厚厚的綠色地毯,形成棉花嶼特殊的植被地貌,

一邊綠色緩坡下滑,一邊黑色陡坡急落,顏色對比鮮明。

IMG_575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島上覆蓋著綠色地毯是蘄艾(音:ㄑㄧˊ ㄞˋ)

IMG_575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因棉花嶼及花瓶嶼島上有多種保存完整的火山地質原貌,

如:岩骨、海蝕洞、渣狀溶岩、繩狀溶岩、

火山碎屑層、礫灘、崩塌現象、氧化作用

造成的棗紅色海崖以及為海鳥繁殖、候鳥遷移之重要棲地等因素,

相關學者建議將花瓶嶼與棉花嶼一併劃為自然保留區。

IMG_575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最高點位於東部火山錐頂(東丘),

海拔約61公尺,丘頂至山坡有緩起伏面;

而西南丘比東丘約低67公尺,頂上岩石裸露,山勢巍峨,

但山腹以下被岩屑砂土覆蓋,

北部則呈臺地狀。

IMG_575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棉花嶼稜線」,一邊綠色緩坡下滑,一邊黑色陡坡急落,

火山的黑色熔岩與蘄艾(音:ㄑㄧˊ ㄞˋ)的綠色絨毯

起伏山坡交織成離島中的離島唯美的風景。

IMG_575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5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來的季節不對,春末來此沒看到成群的海鳥。

IMG_575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6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6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棉花嶼海岸因長期受海浪衝擊,幾乎為斷崖絕壁、陡峭的岩岸,

周邊海域佈滿暗礁,船隻停泊相當困難,

而海灣地勢低平處則為岩礫堆積而成的礫灘,

以及由一些崩落岩體所構成的崖錐地形,

礫灘與內部稍寬平地相連,呈畚箕形。

IMG_576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6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欣賞著優美的草坡絨毯及棉花嶼稜線,正處於渾然忘我之際,

一股催促警告的聲音劃破海島的孤寂,打亂了沉醉的構思及神遊的美夢,

帶著惋惜靠左行走,立下誓約在碧海藍天的季節再訪。

IMG_576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7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7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7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白腹鰹鳥遠行,不在屏風岩上停棲,只見灰白的鳥糞,是我太早來造訪?

IMG_578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8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87.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島嶼的最東端為中華民國實際控制的極東點,日治時期為磷礦開採區。

IMG_578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90.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79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島嶼的最東端

IMG_579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這個小山丘應該是全島最高處,位於東南部。

 

IMG_579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這個角度的屏風岩極似人的側臉,額頭上有一隻鳥停歇。

IMG_579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801.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民國106年棉花嶼的昆蟲記錄到61421種,

並首次紀錄到尖粉蝶、折列藍灰蝶、

綠紋尺蛾、雌黃粉尺蛾、

烏點晏蜓、黑尾擬天牛及六斑月瓢蟲7種昆蟲,

鱗翅目是島上分布較多的昆蟲,佔調查結果的40%

爬蟲類方面,基隆鳥會自民國97年至106年,

每年調查都僅於棉花嶼發現壁虎科Gekkonidae中的鉛山壁虎(Gekko hokouensis Pope, 1928)一種。

然而此行我都沒有留意也不懂得觀察

IMG_580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石板菜

IMG_580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前方的小屋是萬應公廟,為目前島上僅存的人工建築物,無人居住。

IMG_5805.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時光匆匆短暫的停留意猶未盡

遇到好的機緣能一睹無人島的風采。

 

離島中的離島

不曾想過能踏上這火山熔岩的山丘

向宇宙下訂單再訪棉花嶼

賜予我碧海藍天的美景

雖然會很熱我會撐住的

IMG_580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808.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81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再見!棉花嶼

IMG_5813.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81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基隆嶼&基隆嶼燈塔

IMG_5816.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819.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822.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IMG_5824.jpg - 20150418:北方三島─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

錦屏號回到基隆八尺門港,僅有藍調的八尺門橋,沒有夕陽伴我歸。

引用資料:

林務局自然保育網 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0000138

想和你看棒球 https://bimeci.pixnet.net/blog/post/199545159

延伸閱讀:

【基隆中正】北方三島—花瓶嶼

【基隆中正】北方三島—彭佳嶼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