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2015.01.02

對於昨日午後的冬陽乍現,並不滿足,

今晨看見暖陽斜照窗台,於是執著的又專程再來一趟。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不是晴空萬里的早晨,卻是喜愛的天空,

那是晴空下浮雲飄動。(大湖公園捷運站)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被雲影遮蔽時的落羽杉就沒有想看的那麼紅,乾柴帶枯黃。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湖畔旁的落羽松接受水分子的滋潤更顯橙紅,吸引好攝者來補捉其風采。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事實上落羽松不是松,其實是「杉」科植物才對,它是來自美國的水杉樹。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美國落羽杉是強勢的樹種,不怕水,

其如小山的突出樹根(又稱為膝根)

可以在豐水期時突出於水面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因此插在爛泥之中都會存活,

而其樹形及羽狀的葉片在秋冬之際會轉變為橙紅色,非常迷人,

因此這幾年成為豪宅,行道樹及公園被廣為種植。

然而落羽杉的缺點是其膝根需要比較大的腹地來呼吸成長,

因此根系會破壞建築物及人行道,

希望這股流行不要造成『砍掉山坡上的原生樹而改種落羽杉,

因而造成原生樹種的毀滅。

『多推廣種植原生樹種,也不要任意砍掉原本的樹而改種新的樹種,這樣才是保護山林水土和原本生態環境最好的選擇。』

〈引用台灣護樹團體聯盟之臉書文章〉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大湖公園位於臺北市內湖盆地東側,內湖區成功路5段,

毗鄰白鷺山、遙指五指山、忠勇山等佔地約13公頃餘,

以白鷺、水鳥、山水景觀著名。

大湖公園的美景照,意外躍上法國世界報的每日影像單元。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大湖」舊名十四份埤(陂),

因白鷺成群又稱白鷺湖,

興建於1979年,採中國園林式設計,大湖湖泊面積約10公頃餘,

是台北市最大的大型湖泊之一

(另一座鄰近的大型湖泊為同樣位於內湖的碧湖,又名為內湖大埤),

屬區域性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大湖公園與內湖大埤是內湖地區兩大內陸湖,也是內湖的地標,

湖光山色、綠草如茵,是許多電視劇及廣告的最愛。

其依山傍水,岸邊蜿蜒曲折,湖面如鏡,視野開闊,

錦帶橋彷彿垂虹,每當山橫春靄,新柳拂水,遠處嵐影,盡入眼簾;

亭中小歇、宜眺宜憩,雲水變幻,騁懷遊目,景色秀美;

每當夏秋之季,煙雨瀰漫,仿如畫中。(引用維基百科資料)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跨湖拱橋「錦帶橋」承襲傳統拱橋意象,

把湖泊一分為二,橋面曲線與水波倒影的光影變化,

恰似為湖水繫上錦緞製的衣帶。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湖邊浮島是水鳥及白鷺鷥的窩,不時可見白鷺鷥聚集於此。

大湖因白鷺鷥成群,又稱白鷺湖,

南面毗鄰白鷺鷥山,由此可見這裡白鷺鷥群舞的景象。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大湖原始創建目的為清代時期為了開墾而設。

傳說中的「十四份陂圳」是里族莊林秀俊所開築的;

參閱日治時期《臺北廳志》水利篇的記載,

稱十四份圳是由十四份陂和公館陂

(位於今日的瑞光路,因民權大橋、民權東路六段新建工程和第六期市地重劃工程,給予填土成為平地)所組成;

兩陂塘面積二十四甲餘,可灌溉新里族庄附近一百九十六甲農地,

創設於乾隆年間。

又據林秀俊裔孫林鴻章的說法,稱早期的十四份陂圳興築與管理權,均歸屬林家。

(引用維基百科資料)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當時在修築十四份圳陂時,由於土堤經常崩塌,工程不順,於是有人提議,

採用「活人祭」,以祈求工事順利。

於是派人前往艋舺乞丐寮,請來一位老弱多病的乞丐,

招待幾日大餐後,就將這位老乞丐投入十四份陂祭神,

事後在湖畔建立這座老公祠加以祀祭。

今日的老公祠已經過重修,祠內祀奉這位無辜犧牲者的靈牌位。

(引用維基百科資料)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19796月興建成功路五段道路和公園設施時大湖已經淤積嚴重,

現址甚至可以允許人在上行走。

於興建成功路五段時,係將臨近湖區的坡腳予以挖除,

將原有天然形成的人行步道擴張而成。

於道路底下並設置排水箱涵,以提供疏洪排水用途。

此後興建大湖公園,往下濬深逾原來灌溉用深度兩倍之多,

並且進行湖堤鞏固及湖底防漏工程;

自此始賦予大湖公園防洪功能。(維基百科)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大湖公園內均為人工植被,天然植被分布於白鷺鷥山一側,

湖岸因治洪因素水生植物稀少。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落羽松》

英名: Deciduous CypressCommon CypressSwamp Cypress

學名: Taxodium distichum (L.)A.Rich

科名: 杉科 (Taxodlaceae )

別名: 落羽杉美國水松、是美國水杉等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落羽杉是杉科的大型落葉喬木,樹高可達50公尺。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落羽杉的葉片互生,柔細狀似羽毛,呈鮮綠色且葉背帶白色的色澤。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落羽杉葉色隨著四季變化,在春天長出嫩芽時,葉片為嫩綠色;

夏天來臨慢慢轉為深綠色;

入秋後,葉片會慢慢轉至紅褐色;

而冬季時葉片則會全部掉落。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晨光躲藏在雲層裡,缺乏光的照拂,落羽杉呈黑咖啡色,失色不少。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近來每到冬季,引出一股賞梅的風潮,從中部游移到北部,

大湖公園附庸風雅也種植了數棵梅花。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這幾棵細瘦的梅樹看起來種植沒幾年,扶影稀疏,花朵寥寥無幾。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連續二天來到大湖公園散步,一座風景優美,湖光山色的公園。

你可以來到這裡散步、野餐、慢跑、垂釣、攝影,

每個時刻、每個轉彎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只要你能融入感受到內心。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找個假期來公園走走,來感知湖泊公園之美。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事實上落羽松不是松,其實是「杉」科植物才對,它是來自美國的水杉樹。

美國落羽杉是強勢的樹種,不怕水,

其如小山的突出樹根(又稱為膝根)

可以在豐水期時突出於水面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因此插在爛泥之中都會存活,

而其樹形及羽狀的葉片在秋冬之際會轉變為橙紅色,非常迷人,

因此這幾年成為豪宅,行道樹及公園被廣為種植。

然而落羽杉的缺點是其膝根需要比較大的腹地來呼吸成長,

因此根系會破壞建築物及人行道,

希望這股流行不要造成『砍掉山坡上的原生樹而改種落羽杉,因而造成原生樹種的毀滅。

『多推廣種植原生樹種,也不要任意砍掉原本的樹而改種新的樹種,這樣才是保護山林水土和原本生態環境最好的選擇。』

〈引用台灣護樹團體聯盟之臉書文章〉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台北】再訪大湖公園

 

交通訊息

1. 捷運:可搭乘捷運文湖線於大湖公園站下車即可到達。

2. 公車路線:可搭乘紅2247284617620630可到達。

3. 開車族:可將車輛停於大湖公園旁之湖山六號公園地下停車場後,步行進入大湖公園。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