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角-北關

東北角-北關

記憶中的北關,

漂浮單面山之浪,

是行往東部的過站,

定格的雪浪尚未擁有,

不曾久留在顯影的膠捲。

 

 

「蘭城鎖鑰扼山腰,雪浪飛騰響怒潮」;

這兩句清代的古詩,簡單的描繪北關的特色。

蘭陽平原三面環山,東臨太平洋,地形封閉,因此清朝政府在北端設有北關,南端設有南關,成為進出蘭陽的門戶。

 

西元1819年由通判高大鏞奏請設立宜蘭最北的關卡-「北關」,

城樓、箭垛、馬道、砲座、營房俱備,大石鱗次,雄鎮一方,扼守入宜蘭咽喉。

可惜今已全毀, 看不到任何遺跡。

現今只在公園裡,有兩座由北關海口移來的古砲,

砲身上鑄有嘉慶22年由噶瑪蘭營鑄造的記錄可尋。

 

台灣東北角海岸,有很多經過千萬年海浪沖刷而成的單面山、豆腐岩,

而北關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單面山

附近又有外形如棋盤般排列整齊的豆腐岩,

巍峨的巨石,洶湧拍岸的海潮,蔚為特殊的自然景觀,現已由東北角管理處闢為北關公園。

 

 

 昔日「北關海潮」是「蘭陽八景」之一,

今日站在北關的觀海亭上,遠眺前方的龜山島佳景,

近觀驚濤拍岸,仍然是氣象萬千。尤其在漲潮或日出時刻,更是造訪北關的最佳時刻。

 

 此海域北有三貂角屏障,東有黑潮流經,黑鯛、金錢鰻、石斑魚等珍貴魚類常在此海域出沒,成為釣友們喜愛的磯釣場。

交通資訊

公路:在台北國道客運總站,搭往羅東、蘇澳的濱海線國光客運,至更新站下車

鐵路:搭北迴線、宜蘭線平快火車,至龜山站下車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