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台東蘭嶼】環島一周(上)蘭嶼燈塔、鰭尾山、五孔洞、玉女岩、雙獅岩—軍艦岩、情人洞、東清灣

0IMG_8624.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2016.06.19

原本計劃書的行程是早上離開蘭嶼

如此我的蘭嶼行只是單調的爬山而已

船公司通知改為下午的船班

環島一周不將是再來的訂單

接著期待今晨的日出

深夜不小的陣雨

讓晨光退縮不見客

晴時多雲偶陣雨的蘭嶼

祈求賜予立體的天空

陽光映照的藍海

雨停了

順時鐘環島一周

加碼橫貫公路

海風吹散了熱氣

輕盈的看山看海

多山多雨之島

所以是不缺水的離島

 

07:00蘭嶼高中—蘭嶼燈塔—鰭尾山(海拔205M,三等三角點No.1069)—鱷魚岩—坦克岩—五孔洞—玉女岩—朗島部落—雙獅岩—軍艦岩—乳頭山附近之鬼洞—情人洞—09:50東清部落—東清灣

IMG_8535.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蘭嶼:

位於台東東南外海49海浬處,面積約為45平方公里,

環島公路全長約37公里,串接島上的六個部落,

機車慢慢繞行一圈約二小時。

IMG_8547.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每座離島都會有座燈塔,

來到蘭嶼也一定要造訪燈塔,

粉白的塔座搭配蔚藍青空,

蘊含著的小希臘風情,自我陶醉一下。

IMG_8548.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蘭嶼燈塔

蘭嶼燈塔為臺灣海拔最高的燈塔,

設於臺灣東南海域蘭嶼西北端山頂。

於民國71(1982)建立,

塔身為圓形混凝土造,塔高約14.8公尺。

當佇立於塔前伺望,把蘭嶼西北的海岸一覽無遺,

此地也是挑高望海的極佳地點。

IMG_854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燈塔位處在堅硬石頭而成的高山上,

蜿蜒的小路曲曲折折,越爬越高海邊的景色一覽無遺,越高越是壯麗。

路途中隨意而望,能看到平凡但卻能感覺幸福的山海美景,

據說歌手陳建年的《大地》專輯封面就是在這路途中拍的。

燈塔不對外開放

(引用資料:台東縣觀光旅遊網)

IMG_8550.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如何前往蘭嶼燈塔,

順時針方向經過開元港後,循著一條之字形小路蜿蜒上坡行。

 

IMG_8551.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558.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55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鰭尾山登山口

IMG_8559a.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步行約五分鐘抵達基石

IMG_8562.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566.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鰭尾山,海拔205M,三等三角點No.1069

IMG_8568.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鰭尾山登山口距離蘭嶼燈塔數分鐘路程而已

IMG_856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570.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572.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鱷魚岩

由火山噴出的碎屑物堆積而成,因為侵蝕作用岩石節理破裂,

如同鱷魚粗糙般的皮膚,加上岩石由海岸邊凸起並仰天張口,

狀似鱷魚而得名。

IMG_8573.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當地人稱ji-macingeh

形容岩石造形細長,猶如腰段被束緊過而成細長的樣子。

IMG_8578.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57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坦克岩

IMG_8581.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583.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蘭嶼是多雨的島嶼,

山嶺雖不高,卻層層疊疊,樹木蓊鬱,

與黃沙飛土的其他離島有很大的不同。

IMG_8585.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586.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五孔洞

是五個地盤快速上升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影響而形成的巨大海蝕洞,

岩壁上珊瑚化石清晰可見,清楚見證海岸升起的痕跡和過程,

是一座典型的海蝕洞,也是蘭嶼名勝之一。

IMG_8587.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達悟族人將五孔洞每個洞口都賦予不同的名稱,

並視為忌諱的地方,稱為「惡靈之窩」,

為婦女孩童不宜久留的禁地。

第一個洞vaRai no volai(蛇窩之意)是蛇的家,

第二個洞是休息的地方,

第三洞為「相撲洞」,

源於朗島與椰油部落角力相撲的地方,

傳說兩村人若有事衝突通常在此開始角力相撲於此分出勝負。

第五個洞稱之為pangsangsadan意為杵小米之地,

傳說附近村莊的老人常在此洞打小米。

IMG_858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593.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595.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597.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598.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00.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01.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五孔洞為集塊岩或凝灰質集塊岩所構成,

凝灰質集塊岩之塊礫為黑色不規則狀玄武岩或玄武岩質輝石安山岩,

其粒徑大小由數公分至數公尺不等,

普遍有不規則之氣孔,氣孔多者類似火山渣或為基性浮岩之狀。

IMG_8603.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04.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06.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07.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以往達悟族人稱玉女岩為ji-mavonot(蘆葦束之意),

由於從外海往此岩望去,

猶如一束蘆葦捆把般地豎立海岸邊。

IMG_8608.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玉女岩是一座高約20公尺的中空岩石,

位在朗島部落的北邊海岸,矗立在環島公路旁;

中間中空,裡面還夾著一塊小岩石,形狀奇特而優美。

又名夫妻岩或陰陽石,因狀似夫妻而得名,其造型奇特且頗富聯想。

IMG_860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另一名稱為ji-mitazizik(斜靠之意),

源起於當地朗島部落的傳說,

傳說中的玉女岩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在父母之間用身體阻擋相勸父母不要吵架,

無奈仍無法勸開爭吵的父母,

佇立在環島公路旁暗自流淚,終成再難喚回的岩石。

此處也是早期朗島部落居民下山去海邊時,

為免乾材被雨淋濕暫放柴薪的地方。

IMG_8611.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12.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朗島部落:

意思是有禮貌的聚落,

過去在道路未開通之前,朗島為東清與椰油部落的必經路徑。

由於往來人多,朗島居民見人便打招呼的親切行為,

獲得了有禮貌聚落的美稱。

朗島含括了蘭嶼島上最多天然的地景,

部落分為上部落與下部落,

傳統地下屋被現代建築包圍,更添朗島部落多樣的生活面貌。

IMG_8613.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達悟族人的拼板舟,

主要分為一、二人所乘的小船(tatara),由21塊板子組合而成;

另外為八、十人合作共同漁撈的大船(chinurikuran),

27片板子組合而成。

拼板舟的製作充分展現了達悟人的民俗植物知識和精湛的工藝技術,

造船和建屋一樣,在族人的演中是一項重要的技術工程,

能夠自行建造拼板舟,是被認同為成熟男人的重要指標。

達悟人造船並沒有圖樣,

一切依靠上一代的口傳和自己的記憶,就能造出可乘十人的大船。

族人造船,乃先把龍骨放於船底,由許多塊木板拼組合而成,

板與板之間以桑木釘(不用鐵釘)接合

船體外部細加雕刻。

在船首處各刻連續螺旋紋人形神像,

祂是世界最早的男人,叫mo-mookg

兩頭彎曲處各刻以同心圖,意指太陽,象徵『船之眼』,以為驅邪;

船腹兩側並雕以波紋,成上下左右對稱排列。

原始民族飾文的創作,目的並非在於裝飾

,而是一種信仰或與咒術有關連。

IMG_8614.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蘭嶼最為世人知曉的傳統圖騰船眼紋

像是太陽光芒放射的樣子,

以蘭嶼傳統的紅黑白為配色,狀似眼睛,

通常被放置在拼板舟船艏與船尾上,

如同船隻在大海中引導方向以及驅除災難,

因此被稱為「船之眼」。

IMG_8615.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從海上往陸地看,雙獅岩正好一分為二,

達悟族人將此岩稱作Jipanatosan

意為「東清」和「朗島」兩個部落之間的分界線。

IMG_8616.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雙獅岩

岩塊遠望像極了雙獅對臥,

後面還跟了一頭小獅子,十分惹人憐愛,

因此又有人將此岩稱作「雙獅臥」。

IMG_861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20.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21.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雙獅岩位於東北角,

面向環島公路並背對太平洋,

為火山活動中噴出的熔岩冷卻後形成的自然景觀,

遠看就像一對俯臥的公獅及母獅含情脈脈的對望,

母獅身後還探出一頭小獅子,

呈現出和樂融融、天倫之樂的景象,模樣生動可愛。

IMG_8622.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23.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27.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在釣魚同好的心中,雙獅岩除了是座天然石雕,

更是不可多得的冠軍釣場!

由環島公路面向太平洋的方向,

釣友將右側帶有小獅子的母獅岩稱為「北獅」,

而將左側公獅稱作「南獅」,

他們多捨南就北,以北獅為兵家必爭之地,

許多比賽的冠軍選手都是在此締造佳績!

主要的魚獲有龍占、石斑、秋姑、粗皮鯛等,

海域常見當地原住民在此潛水抓龍蝦,

這裡不只能觀賞大地造景之美,亦可體驗垂釣的樂趣。

IMG_8628.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32.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37.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浮雲彷彿掬手可得

IMG_863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悠閒的羊群

IMG_8640.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44.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軍艦岩位於蘭嶼的東北方外海,

是座無人的小島,

達悟族人(雅美族人)稱為Jyahawod

形容不易登陸之意。

這裡也是東清部落傳統的魚場,

海底魚類資源豐富,由東清灣出海,數分鐘即可到達,

是浮潛賞魚的好地方。

IMG_8646.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4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由於小島外觀酷似軍艦,

相傳二次大戰期間,美、日兩軍在蘭嶼對戰時,

美航空軍機將軍艦岩誤認是海上的軍艦而進行砲轟。

此一誤炸事件,東清部落的老人可是記憶猶新。

IMG_8650.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深入鬼洞

IMG_8651.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鬼洞不長,幾分鐘後就可以走到出口。

IMG_8653.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鬼洞出口可望見軍艦岩

IMG_8655.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56.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57.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5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陸蟹

IMG_8661.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62.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情人洞

位於東清灣岬角,為天然海蝕洞,

洞口為經年累月受到海浪侵蝕形成的天然石拱門,

直徑約5丈,十分壯觀,

洞內則為深潭,形成對比強烈的景觀。

情人洞是賞海聽濤的好地方,

更是達悟族人強力推荐看日出最好的景點。

IMG_8663.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64.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情人洞四周岩石崢嶸巨浪波濤洶湧,

海浪衝擊其間濤聲隆隆,相當壯觀,

洞下四周岩石將海水圍成深潭,

水色清澈見底,洞內清幽寧靜,

為觀潮、聽浪與情人賞月的好去處。

IMG_8667.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吳隊長說要拍出心形洞,似乎尚未領悟到其中眉角。

IMG_866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傳說有一部落居民走進黑暗的洞穴中,

不小心掉入另一個更深的洞窟,未有人發現。

多年以後,

這個人從dojisangi(青青草原)的岩洞中走出來,

已成白髮老人。

IMG_8672.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有拍出心形樣吧!

IMG_8676.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80.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群山我不識

IMG_8681.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82.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84.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遠望情人洞

IMG_8686.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夏天就是要看海

熱一夏也沒關係

南島的蔚藍海岸

火山熔岩、珊瑚礁岩、玄武岩

被大自然神雕手形塑

發揮想像力擬物形真

御風而行

真夏藍海夢

IMG_8687.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東清灣

IMG_8690.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91.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95.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96.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東清灣

位於蘭嶼東方海域,是島上最大的海灣,

也是臺灣迎接每日第一道曙光的地方。

來到東清灣,還能夠見到達悟族人特有的拼板舟。

達悟族的船並不是用木頭挖空做成的獨木舟,

而是由幾塊木板組合而成的「拼板舟」。

IMG_8697.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98.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69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00.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01.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02.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04.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05.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拼板舟小船用21塊木板,大船則用27塊,

靠木釘、接榫及樹脂等拼合而成,

不用一根鐵釘。

形如彎月,

船身以黑、紅、白三色為繪製圖案的主要顏色,

一艘舉行過下水儀式的船,船首船尾都會有發亮的黑雞羽飾

以及刻在船隻上呈現放射狀同心圓的「船眼紋」,

這圖形具有避邪、保佑平安指引方向的神聖意義,

據說代表船的眼睛。

由於製作程序相當繁瑣,

一般需要23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一艘大型拼板舟。

IMG_8706.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0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喝過林投蜜汁嗎?

沒有,那就喝喝看,其實淡而無味,解渴。

IMG_8710.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11.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14.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15.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19.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20.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21.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22.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在達悟族的傳統習俗中,拼板舟有許多禁忌,

過去甚至規定女性不能上船。

不過隨著觀光發展,

現在除了36月飛魚季期間不能碰觸船身之外,

其他時間不分男女,遊客都能上船體驗划拼板舟的樂趣。

IMG_8723.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24.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25.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IMG_8727.JPG - 20160619:【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燈塔、鰭尾山、雙獅岩、情人洞、東清灣、龍頭岩

延伸閱讀

2016年【台東蘭嶼】蘭嶼氣象站、青青草原、南岬角

2016年【台東蘭嶼】紅頭山、饅頭山、大天池

 2016年【台東蘭嶼】環島一周&橫貫公路(下)鋼盔岩、龍頭岩、橫貫公路、野銀部落傳統屋、蘭恩文物館地下屋

引用資料:台東縣觀光旅遊網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