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5山映清流上高地
2014.08.06
D5:08:00上高地森のリゾート小梨09:15─
09:30河童橋10:00─
11:10明神池11:34─
11:48明神橋─
11:56穗高奧宮路標午餐12:30─
13:00德澤─
13:46新村橋─
14:30橫尾15:00─
16:30槍澤ロッヂ
(全程13K,含休息約7小時,金華山社)
當領隊將排定日本行程時,徵求大家還想去哪裡玩?直覺的便脫口說出:上高地,當時還不知要去槍岳,聽說是會去黑部立山(應該沒記錯)。
為何會脫口而出的是上高地,不禁回想多年前去東京旅遊,同宿在YH的室友是來自長野的女孩,每天早晚會用簡單的日語加上紙筆的交談溝通,她推薦我們有機會一定要去上高地玩,欣賞壯麗的阿爾卑斯山、潺潺雪水穿流的名橋─河童橋,之後就去買上高地的日文旅遊書來看(當時中文的日本旅遊書除了東京、京都、北海道之外,對於其他地區的著墨並不多。)精美的彩圖躍然紙上,夏日的阿爾卑斯山脈以青翠覆雪為背景,前景是潺潺雪水穿流於河童橋之下,就是當時的美圖深植於印象意識中,多年後迅即的從無意識中被挖掘出來。
在一次國內的中級山行程,領隊將預定的景點告知山友,除了爬富士山,還會去槍岳、上高地…等,登愣!上高地耶!夢寐以求想去的地方,暗自竊喜許多天,但是在行前說明會時,看到行程表的上高地,那是一種從雲端跌入凡間的失落,因為在晨間藍調的氛圍下就離開河童橋了,如何能見青翠蓊鬱的上高地秀麗景觀呢?
上高地是日本長野縣西部的飛驒山脈南部梓川上游的旅遊名景,
標高大約1,500M,屬於中部山岳國立公園,
是國有文化財產被指定為特別名勝及特別天然記念物,
被阿爾卑斯山脈3000公尺以上的穗高連峰、燒岳、常念山脈所環抱的盆地型峽谷,
這裡是攀登穗高岳和槍岳時的登山基地,也是日本有名的避暑勝地。
上高地蘊藏豐富的自然資源,是動植物的優質生態棲地,
因而上高地被譽為『神的故鄉』,
當地政府為保護自然珍寶,禁止私家車前往上高地,
需要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才能入山,由此可見日本對自然景觀維護的重視。
歐洲有阿爾卑斯山,日本也有阿爾卑斯山脈,
日本阿爾卑斯山脈的名稱的由来,
在明治時期,為了發展近代化,明治政府雇傭了許多外國工程師,
其中英國冶金工程師William Gowland於1877年7月登上了槍ヶ岳時,
曾在雑誌中介紹其攀登紀錄而使用『Japan alps』來稱呼該山脈因而沿至今。
日本阿爾卑斯山脈(日本アルプス)
是日本中部飛驒山脈(北阿爾卑斯山脈)、木曾山脈(中央阿爾卑斯山脈)、
赤石山脈(南阿爾卑斯山脈)的總稱。
上高地所在的群山是屬於北阿爾卑斯山脈的飛驒山脈,
飛驒山脈橫跨富山縣、岐阜縣、長野縣與新潟縣的一部份。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上高地森のリゾート小梨的森林小徑,從住宿的小木屋走到食堂需要10─15分鐘。
昨夜抵達上高地森のリゾート小梨分配房間後,
受到No.12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小木屋外的雨開始下不停,
領隊為著今天要爬升到2000公尺直登槍岳山莊的硬斗行程而憂心,
No.12颱風讓領隊傷腦筋了,也許會變更行程,靜待領隊的通知,
好像是21:00吧,領隊耐心的一間一間的敲房門,公布今天行程將做變更,
因為小梨森林小屋與槍澤小屋、槍岳山莊的負責人就在這裡,
與他研究今天山上的天氣,下雨上山危險,
原先預定的槍岳山莊住宿可以讓我們更改到槍澤小屋,
所以今天早上8:00吃早餐,領隊英明的決定讓我喜形於色,
因為剛爬完富士山,又連續幾天睡不到五小時,如果接著爬槍岳,肯定雙腿廢掉;
終於可以補眠養氣色,還有可以慢慢的欣賞上高地的秀麗風光。
不過原本二天一夜的槍岳變成一天完登也是體力與耐力的艱辛挑戰,
原本領隊的日文老師要與我們同行,
因假期不長,就按照原定的計畫冒雨先行登山了。
上高地,神的故鄉,為了一睹山容,讓我的心情峰迴路轉呀!
昨夜的一場雨,讓小梨森林小木屋的食堂,高掛晴天天娃娃,
祈求今日的山行是晴朗的好天氣。
今日早餐
大合照(林聯堂提供)
大合照(江振文提供)
木屋後方造形奇特的山峰,好奇的問領隊山名,領隊拿起GPS定位查看,查不到,
詢問小木屋負責人山名─六百山,他還說從有個方向看起來像猩猩。
夏天的山上正是賞花的好時節
潺潺梓川,悠悠清流。
林相美,物種多,適合自然觀察。
上高地的名橋—河童橋是一座木製吊橋,從橋上朝上游望去,並排聳立著西穗高岳、奧穗高岳、前穗高岳、明神岳等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山峰,朝下游望去,還可以看到正在噴煙的燒岳,梓川穿流於鑽天柳、落葉松林間,如詩如畫的森林高原風景,這裡是絕佳的展望台。
河童是日本自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種生活在水中的虛構動物,關於河童橋名稱的由來,有人說是因為此處存在一處適合河童生活的深淵,也有人說是在沒有該橋的時代,人們將衣服頂在頭上過河,看上去好像河童,至於真正答案至今仍是不得知。
青山。流水。河童橋
領隊說:以前在日本讀書時曾爬過穗高連峰縱走,經過上高地,覺得這裡的風景優美,留下美好的印象,當時趕著爬山而無法稍作停留,這次想來看看。多虧昨夜的一場雨,今天才能優遊上高地。
以為是牛奶,匆匆的拿出一瓶結帳,喝了一口才知是優格,原味優格,臺灣少見,隊友好物到相報,通體舒暢。
河童橋前大合照(黃玉伶提供)
青山蓊翠,流水淙淙。
這是我們喝的水,在上高地的這二天,上高地的好水好喝,雪溪溶解的雪水沁涼甘美。
上高地的雪溶水,為美味甘甜的天然礦泉水。
從岸邊也可以下去梓川,如果將手放入流水中探水溫,即使在暑夏也會感覺徹骨的冷冽,來自北阿爾卑斯山的雪水澄澈清透。
柔美的弧線是山的線條,八方而來的圓弧,匯集成圈谷,真美!
穗高連峰,峰峰相連,啊!看不見槍岳。
走到沼澤濕地,架起木棧道,分隔一來一往,愛物的細膩展現。
這裡也有忘憂森林。
遠山。枯木。伏流。可惜陽光休假去。
波影照枯木,漣漪畫意象。
美景當前,難得的與領隊合照。
靜湖影成雙
。伏流。枯木。潔淨。
多麼希望時間不要走,風止,朝陽來。
靠左走,在日本。
風停。雨止。靜寂
穗高神社奧宮的鳥居
嘉門次小屋:上條嘉門次於1880年興建的山小屋,備有坑爐專用室,至今仍保持燒柴,目前有提供住宿。上條嘉門次帶領英國傳教士Walter Weston登上穗高連峰,於是Weston寫了『極東の遊步道』、『日本阿爾卑斯山的登山及探險』這二本書,向世界介紹日本的山。
穗高神社奧宮:奧宮祭拜的是「穗高見神」,據說這是海神「棉津見神」的子嗣神祇,不僅是日本阿爾卑斯山脈的總鎮守,也是保佑陸海交通安全的神明。
從河童橋沿梓川朝上流步行約1小時,有一片小山屋聚集,這裡稱為明神,位於其深處的一大一小兩個湖即是明神池,池畔有穗高神社奧宮。
明神岳經年湧出伏流水,因此明神池更顯清澈,環繞湖泊的熊竹草,聳立的明神岳以及點綴在湖面上的岩石等,猶如日本庭園,可惜今天霧雨時起時停,進入明神池需付費,領隊說在外面看看就好,這是要我再來幾次的誘因啊!
清澈的水池,滋養水草,豐美纖翠。
嘉門次小屋。炊煙裊裊。
通過明神橋後不久,在明神館附近午餐。
前往德澤的山小徑,一路平坦,頂多爬升幾個緩坡。
德澤於1934年以前是放養牛、馬的牧場,至今仍留有草原的舊貌。
造訪明神橋的遊客很多,但除了登山者,很少有人來到德澤。在上高地罕見的開放性草原中,散佈著春榆和蓮香等大樹,盛開著鵝掌草、蜀葵等可愛的鮮花。放眼天空可看到前穗高嶽的東壁和奧又白,從梓河畔還可以看到蝶岳。
新村橋是以昭和初期著名登山家─新村正一的名字命名的吊橋,可從正面眺望前穗高嶽、北尾根, 從這裡到槍岳和涸澤、穗高岳的登山口—橫尾大約要1小時路程。延伸至梓川兩岸的道路在此處岔開,左岸通向橫尾,右岸與作為登山路通往涸澤的“全景路線”相連接。
一路沿著梓川河岸行走,流水聲時遠時近,平坦緩坡,好行。
遇對向而來的遊客或山行者,隨口互道『こんにちは』你好。
橫尾位於從河童橋步行3小時處,是通往槍岳等海拔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日本阿爾卑斯群山的登山基地。橫尾就在遠離喧囂、被寂靜環繞著的「奧上高地」中,這裡還有一間乾淨舒適的山中小屋。
潔淨冰涼的雪水
抵達今天的終點站:槍澤小屋。登山講求環保的日本,在這裡洗澡不能使用沐浴乳、香皂等清潔用品,垃圾自行待下山,為保護水質的潔淨。今晚終於可以泡熱水澡,這裡也有乾燥室,廁所是以滾輪攪拌細沙,走出我們的通舖隱外尿騷味隱約撲鼻,後來都走到乾燥室那邊去使用廁所。
明天要走的路